2025年的中国车市,硝烟弥漫。价格战的红海吞噬着利润空间,国际贸易的寒流裹挟着不确定性。当一些车企在销量泥潭中挣扎时,上汽集团却划出一道逆势上扬的曲线:7月份销售整车33.8万辆,同比增长34.2%,今年以来单月销量实现同比“七连涨”,这也是中国大型汽车集团中罕见的两位数增长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1-7月累计实现整车批售239万辆,同比增长15%,终端零售交付达到256.7万辆,产销存结构持续改善向好。这份成绩单,并非市场偶然的馈赠,而是上汽集团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推进系统性改革后,实现动能释放的必然结果。
破壁重组,攥指成拳
销量的根基,深植于组织肌体的活力再造。上汽在2025年初挥出了关键一锤:将自主品牌核心力量整合为“大乘用车”与“大商用车”两大事业集群。在乘用车领域,曾经各自为战的上汽乘用车、海外业务单元、研发总院及零束科技等核心力量,被纳入统一战略框架。这场深刻的整合,剑指企业内部无形的“壁垒”,意图锻造一条从技术资源整合到市场响应的敏捷链条。
“今后五年,在世界大变局与产业大变革交织共振下,汽车行业正进入竞争格局的重塑期。”上汽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晓秋指出,“这也是上汽集团必须顶住压力、改革攻坚、突围向新的关键期。”改革的底层逻辑是资源聚焦与效能革命。研发体系整合后,多品牌技术开发成本显著压缩。同步推进的人事机制革新则打破了传统晋升路径,代之以“让想干事者有机会,能干事者有舞台”的竞聘法则,再配合“百日百人”精英引进计划,关键技术领域迅速注入新鲜血液。这一调整的成效在市场端迅速显现:今年7月份,上汽自主品牌销量达21.4万辆,同比增长39.4%,1-7月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151.8万辆,同比增长23.3%,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3.5%,较去年同期提升4.3个百分点。
组织变革同步催生了清晰的品牌战略图谱:荣威锁定“满足美好生活向往的国民车”定位,MG智领风尚的全球车,智己则肩负智能电动先锋使命。方向明确的品牌航道与高效协同的资源网络,为市场突破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石。
技术深耕,产品为王
销量的可持续增长,源自对技术的持续深耕。近十年累计超过1500亿元的研发投入,使上汽在2025年迎来集中爆发,成为产品力跃升的核心引擎。
如今的上汽集团,已经形成电动化与智能化构成的“双轨”突围。在电动化领域,上汽“魔方”电池系统以高于国标30%的安全标准经受了极限考验,创下累计装车超50万辆“零热失控”的行业奇迹。2027年,上汽新一代固态电池将实现量产装车,抢占未来制高点。智能化领域,上汽采取开放竞合策略。自研的银河全栈4.0电子架构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,将于年内落地。同时整合底盘技术资源,第二代全线控底盘系统预计2027年首发,更联合Momenta、华为、地平线、大疆,构建起极具弹性的智能驾驶生态圈。
这些技术成果不仅驱动上汽自主品牌向上突破,更实现了对合资板块的赋能反哺。上汽奥迪发布全新豪华电动品牌——AUDI,并在推出新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型——奥迪E5Sportback;上汽通用别克GL8陆尚凭借高效插混技术上市58天斩获订单超2.3万辆,登顶MPV半程销冠。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,使上汽自主品牌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,合资品牌也在行业巨变中稳住了阵脚,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上半年销量均实现稳中有升。
技术势能直接转化为市场动能,硬核科技成为穿透价格迷雾、赢得用户心智的关键利器。今年7月份,上汽新能源车销售11.7万辆,同比增长64.9%,1-7月累计销售76.4万辆,同比增长43.5%,增速跑赢新能源车市场大盘。7月份,智己汽车销售近0.6万辆,同比增长39%;上汽乘用车销售新能源车1.5万辆,同比翻番;上汽大通销售新能源车超过4400辆,同比增长40.3%;上汽通用销售新能源车0.8万辆,同比增长54.7%;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新能源车7.2万辆,同比翻番。
生态共创,无界融合
上汽的市场韧性,更在于其打破产业藩篱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格局。王晓秋曾不断强调:“汽车行业瞬息万变,不进则退。面对竞争环境的深刻变化,我们必须准确识变、积极应变、主动求变。”正是这一理念,驱动上汽不断拓展协同边界。
在国内,跨界融合迈向深水区。上汽与华为的战略协作堪称典范,双方突破传统甲乙方关系,在产品定义、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深度耦合,于2025年4月共创全新品牌“尚界”,剑指20万元级主流市场。“上汽会以最好的资源躬身入局,让上汽的工厂里流淌着华为的代码,让华为的算法中镌刻着上汽的匠心。”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一语道出上汽与华为之间合作的与众不同。上汽与华为在打造“尚界”过程中的技术共生,以及两家头部企业的生态融合所释放出的无穷潜力,都让尚界“生而不同”。除了与华为的深度合作,火山引擎的“豆包”大模型为上汽注入场景化AI服务能力,OPPO的生态接入重塑智能座舱体验。这种“基因级融合”显著提升了用户价值感知。
在海外,上汽“Glocal”战略也为其的海外拓展开辟了全新的天地。面对欧洲反补贴税壁垒,上汽依托24年全球化积淀,于2025年4月升级推出立足于“全球+本土”的Glocal3.0战略。该战略的精髓在于精准适配——在欧洲筹建工程中心强化本土研发;在东南亚推进KD模式深化东盟合作;针对多元市场提供燃油、混动、纯电全技术谱系产品。今年1-7月,上汽海外销量达到57.6万辆,逆势增长1.1%,7月海外市场销售8.2万辆,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实现稳健增长。其中MG品牌在欧洲终端交付超18万辆,实现两位数增幅,稳居中国品牌销量榜首。未来三年,上汽17款全新海外车型将陆续投放,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加速出海,推动其从“产品输出者”向“技术标准制定者”跃迁。
海内外的生态重构,不仅拓展了市场疆域,更通过对中小供应商的技术协同与经销商的数字化升级,赋能产业链伙伴,构建起更具韧性的产业共同体,为可持续增长提供系统支撑。
上汽上半年的交付量登顶,是发展哲学转型的胜利。当行业深陷价格内卷,上汽通过体系重构、技术筑基与生态跃迁的三重变革,实现了从“规模竞赛”到“能力深耕”、从“单兵突进”到“军团作战”,通过技术反哺、跨界联盟、全球本地化,激活生态动能;以研发集约化与核心技术攻坚重塑竞争内核。
随着下半年尚界H5、智己超级增程SUV,以及奥迪电动新品的密集上市,上汽的增长曲线有望持续向上。其更深层价值在于为中国汽车工业转型提供了关键启示:当传统汽车巨头遭遇时代裂变,唯有以“顶住压力、改革攻坚、突围向新”的决心,以“十年磨一剑”的定力扎牢技术根基,以“美美与共”的胸怀重构产业生态,才能在存量市场中开辟高质量增长通道。
上汽的实践证明,这条转型之路的曙光已现于远峰。
鼎合网配资,OTO配资,维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