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两天,一个“俄罗斯夫妇在日本点餐用英文失败,最后靠中文吃上饭”的新闻冲上热搜,看着标题大家可能以为又是哪国网友“整活”,可仔细一看,网友们都乐了,主角还真是那对常年住在中国、会说流利中文的俄罗斯老外——一家。
视频里,维多利亚当时点餐用的英语真没多难,简单到就“我要这个,还有牛肉”,还带着点手势。结果服务员一脸呆滞,像是听天书。也说不清到底是碰上了不会英文的日本服务员,还是这位“英语翻译专业高材生”宝妈,带娃带得把英语都带没了。
关键时刻,维多利亚灵机一动:“我说中文可以吗?”——只见服务员眼神立马亮了起来,赶紧说:“可以可以!”这才有惊无险地把饭点上。
回头想想,维多利亚自己都快笑出声,“没想到在日本,英语也不中了,最后还得靠中文”。
这个小插曲让网友们也忍不住调侃,现在出门在外,最该苦练的“外语”估计就是“你会说中文吗”这句,一问出口,马上开启无障碍模式。以往大家以为出国必须英语过关,现在发现其实“汉语过关”更省事。
甚至有网友吐槽,不光日本,去韩国、泰国都一样,当地服务员一眼认出中国人,直接开中文,搞得好多人学外语都没用武之地了。
更有意思的是评论区,网友们不光是感慨“汉语的影响力”,还忍不住玩梗,拿维多利亚家自家娃来调侃。
有人说:“我还记得你儿子当年对你大喊‘我要洋人死’,对比日本服务员,已经够客气了。”
其实,他家的小孩也挺有故事的。从小在中国长大,长得虽是“洋娃娃”,可说话一口地道中文,甚至和家里俄罗斯亲戚视频都得靠家长翻译。最尴尬的场面莫过于,外公外婆不会说中文,孙子孙女不会俄语,亲情直接卡壳——见面都只能互相傻笑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夫妻俩还特地掏钱送孩子回俄罗斯补母语课,没想到老师直接投诉,说这俩孩子不仅自己不学俄语,还“带坏”班里小朋友,偷偷教大家说中文。甚至有网友观察,维多利亚儿子的面相都越来越像中国小孩,因为天天讲汉语,脸上的肌肉都被“汉化”了。
当然,俄罗斯的基因也没完全消失。比如最近小女儿换牙,夫妻俩就用上了俄罗斯传统“硬核”方式,直接在家按住胳膊、上镊子,愣是全程没掉一滴眼泪,硬核程度比屏幕前围观的中国网友还稳。
其实,维多利亚一家早在中国定居十五年了,平时夫妻俩一个在新华社工作,精通五国语言,一个是英语翻译专业,理论上俩孩子怎么都该是多国语言天才。结果现实却有点“扎心”,儿子不会俄语,数学还能考出29分。网上粉丝上千万,生活热热闹闹,也有小遗憾。说到底,这一家人中国缘太深,生活里中俄元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。至于母语混乱、成绩忽高忽低,看到这里很多中国家长都笑了:“一瞬间心理平衡了。”
再回到一开始的话题,现在日本的餐厅、商场,越来越多地方能遇到会说中文的服务员,中国游客多了,日本商家自然也开始学中文、招中国的留学生、印中文菜单,反倒是英语,日本人英语一直就很薄弱。
日本人一向讲究服务细节,只要发现某类客人变多,他们调整得比谁都快。对俄罗斯游客来说,这种“离奇体验”还挺新鲜,甚至比用英语点餐还意外。对于中国人,听到服务员能用中文回应,那种熟悉感一下就上来了,哪怕在异国他乡,也觉得有点“到家”的味道。
说到底,无论你是哪国人,在日本这个地方,只要带着真诚和微笑,哪怕语言不通,也总能化解尴尬、收获温暖。毕竟,旅行最大的乐趣,就是这些意料之外的小故事。
世界越来越小,有时候最亲切的不是语言本身,而是背后的那份认同感。走到哪里,有家乡话,有中国味,人也就没那么孤单。
你怎么看今天这条故事的,是不是感觉我们的同化能力、影响力还是很强的?
鼎合网配资,OTO配资,维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