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特这国家在中东能混到现在,主要靠石油发家。但光有钱不行,安全问题一直是个大麻烦。80年代两伊战争打得天翻地覆,伊朗导弹乱飞,伊拉克军队虎视眈眈,以色列那边也时不时来几炮。沙特国王法赫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得想办法买武器保命。
一开始沙特找美国谈,想买“长矛”导弹,结果美国国会直接否了——人家怕沙特势力太大,影响以色列。沙特大使班达尔亲王在美国跑断腿,国会就是不点头。苏联那边更别想了,冷战那会儿铁幕森严,根本谈不上。没办法,沙特把目光转向了中国,虽然当时两国还没建交,沙特还跟台湾有来往。
1985年夏天,班达尔偷偷飞到北京。那时候中国刚改革开放,口袋里的钱不多,急需大买卖。两边一拍即合,沙特要买东风-3导弹,射程2800公里,能打遍中东大部分地区。合同一签就是35亿美元,加上基地建设、人员培训这些杂七杂八的,沙特总共砸了150亿美元。
展开剩余63%这笔钱对沙特来说不算啥,但对中国来说够救命的。关键是沙特付款爽快,从不拖欠,每个月准时打钱,美国那边气得跳脚。1988年《华盛顿邮报》曝光交易,白宫炸了锅,召回大使,但沙特就是不退。
导弹运到沙特港口时挺有意思。美国航母在旁边盯着,沙特偏用美国货船当幌子,把导弹偷偷卸下来。导弹是液体燃料的,打起来麻烦,但对沙特够用了——能打伊朗、以色列,连伊拉克全境都在射程里。中国还派工程师过去建基地,教沙特人怎么操作、怎么加燃料,后来沙特自己也学会维护了。
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,萨达姆带10万大军压到沙特边境。沙特把东风-3导弹摆出来,电视上直接播发射架的照片。萨达姆一看这玩意能打到巴格达,立马怂了,没敢再往南走一步。美国当时正带着多国部队打仗,虽然对沙特的导弹不满,但还得靠沙特的基地,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这事儿让中沙关系升温,1990年两国正式建交。沙特后来又买了更先进的东风-21导弹,美国虽然嘴上抗议,但发现导弹不带核弹头,也就默许了。中国在这笔交易里赚了外汇,还打开了中东市场。沙特呢?从此多了一张王牌,再也不是只能指望着美国的保护。
2014年沙特阅兵,东风-3导弹第一次公开亮相,算是给中国打了个广告。沙特人现在买东西更实在了,不仅买导弹,还跟中国签了新能源的大单子。班达尔亲王当年冒险谈成交易,虽然后来出了点丑闻,但沙特的安全底牌确实靠他立住了。
这事说明钱能解决不少问题,但得找对人。美国卖武器总要附加一堆条件,中国直接谈钱和性能,沙特觉得痛快。沙漠里那些导弹基地,现在还是沙特的底气。中东乱哄哄这么多年,沙特靠着这些交易,硬是活成了能跟大国谈条件的角色。
发布于:浙江省鼎合网配资,OTO配资,维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